學了文法卻不會用嗎?其實學文法只需要知道兩件事
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,文法時常會讓我覺得困惑,我時常會想:「我不是在學習怎樣用英文表達嗎?怎麼搞得好像在學數學一樣要被許多文法規則和『公式』?」正式因為需要「背英文公式」(有時候還會有變化),加上每次考試似乎都不按照規矩來,彷彿要把你考倒般,我漸漸對英文產生了排斥。
我們在學中文時是自然而然的,沒有特別學什麼文法架構,但是在學英文時,卻要從「我是一個女孩」、「你好嗎?我很好。」的文法開始學。在我國中剛學習英文時,當我不確定自己說的對不對時,我會覺得:「為什麼同一句話,我用中文兩歲就會說了,現在用英文說還有可能說錯?」
我因此感到挫敗,覺得自己很笨,但沒關係,我鼓起勇氣問老師為什麼文法要這樣用可以了吧?
但老師卻說:「一個蘿蔔一個坑,就是背它的用法,看到now就要加Ving,背起來!」
後來長大我回想這句話,我想著:如果題目是:現在回家!
當時的我會不會就這樣填了Doing it now! (其實是Do it now. 後面的段落會提到用法)
還有很多時候我會不知道一句話該怎麼用英文表達,但上網查資料或者詢問老師時,看到的都是「文法結構」以及像是「介係詞」、「過去式」、「祈使句」這種對於我來說像是專有名詞的詞時,都只是讓我更加挫敗。
我喜歡在學習時知道「為什麼」,任何事情加上了原因,都會讓我更有記憶點,所以即使沒有原因的事情,我也喜歡滿足頭腦的好奇,也能讓學習的過程更有成就感。
於是我開始想:「文法是不是也能夠用這樣學習?文法能有『原因』嗎?」
其實有的,許多國家的人學英文也是透過「理解」而來的。
但到底我們需要理解的是什麼呢?其實就是「架構」和「為什麼要這樣用」而已。
讓我們來實驗看看哪個文法解釋讓你更容易理解:
(A)
(B)
比如說平常你可能會說:
「你可以給我那本書嗎?」”Can you give me that book?”
在很急的時候你會說:
「那本書給我!」”Give me that book!”
這種很急的命令句、提醒句、請求句就統稱為「祈使句」。
再複習一次:
為什麼祈使句(或者說是命令句、提醒句、請求句)是從一個原形動詞(包含原形助動詞原形Be動詞)開始的?因為很急、很激動,沒辦法說出完整或太複雜的句子。
當你知道原因之後,是不是更容易理解文法規則了呢?
按下面的Facebook和Instagram圖示追蹤我們,就可以即時收到教學文章喔!